目录

经络|正经十二·奇经八脉

十二经络

经络,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。

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,称之为经脉;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,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,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;“脉”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。

子午流注学说认为,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,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,即十

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:

  • 寅时气血注于肺,
  • 卯时大肠辰时胃,
  • 巳脾午心未小肠,
  • 申属膀胱酉肾位,
  • 戌时心包亥三焦,
  • 子胆丑肝各定位。
卯时 (5点至 7 点 ) 大肠经旺,有利于排泄。
辰时 (7点至 9 点 ) 胃经旺,有利于消化。
巳时 (9点至 11 点 ) 脾经旺,有利于吸收营养、生血。
午时 (11 点至 13 点) 心经旺,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,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。
未时 (13 点至 15 点) 小肠经旺,有利于吸收营养。
申时 (15 点至 17 点) 膀胱经旺,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"火气。
酉时 (17 点至 19 点) 肾经旺,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。
戌时 (19 点至 21 点) 心包经旺,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,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。
亥时 (21 点至 23 点) 三焦通百脉,人进入睡眠,百脉休养生息。
子时 (23 点至 1 点 ) 胆经旺,胆汁推陈出新。
丑时 (1点至 3 点 ) 肝经旺,肝血推陈出新。
寅时 (3点至 5 点 ) 肺经旺

经络时辰对应

1
![](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daotoyi/picsbed/main/img/202310121904363.gif)

奇经八脉

奇经八脉的“奇”有“异”的意思,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而“别道奇行”的八条经脉。

包括任脉、督脉、冲脉、带脉、阴挢脉、阳骄脉、阴维脉、阳维脉。

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、调节作用。

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有:

  • 奇经八脉与脏腑无直接络属关系。
  • 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配合关系。
  • 奇经八脉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分布遍及全身,人体的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。
  • 其走向也与十二经脉不同,除带脉外,余者皆由下而上地循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