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patitis B
目录
乙肝
一般来讲,乙肝传播有 母婴传播、血制品接触、性传播、不规范医疗行为 等几种途径。
主要经过 血液和体液传播 ,乙肝病毒无法进入正常的皮肤粘膜、消化道粘膜,
乙肝两对半
又叫乙肝五项检查.
| 五项 | 表示 | 参考值 | 大三阳 | 小三阳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乙肝表面抗原 | (HBsAg) | <1 | + | + |
| 乙肝顼抗体 | (HBSAb) | <10 | - | - |
| 乙肝 e-抗原 | (HBeAg) | <1 | + | - |
| 乙肝 e-抗体 | (BeAg) | <1 | - | + |
| 乙肝核心抗体 | (抗 HBC) | >1 | + | + |
- 各项表示的意义
- 检查报告说明
大/小三阳
- 「大三阳」通常代表传染性强,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能力较强。反复肝脏炎症发作者容易发生肝硬化,甚至肝癌。
- 「小三阳」通常意味着病毒在体内复制能力较弱,传染性相对不强。
「大三阳」和「小三阳」不能用来判断疾病严重与否。
疫苗
按道理来讲,注射了乙肝疫苗的朋友是不会感染小三阳的。因为,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,免疫系统可以识别病毒,自动消灭。
理论上来讲,乙肝疫苗成功注射之后,在未来五年内都是可以很好预防乙肝病毒的。
另外即使是打过乙肝疫苗,由于疫苗的有效期为 5-7 年,所以建议成人 3 年内加强 1 次为好,儿童建议 5 年加强接种一次。,所以一般 5 年后复查。
乙肝表面抗体偏高
乙肝表面抗体正常参考范围是 0-10mIU/ml。如果是单项乙肝表面抗体偏高,说明是曾经注射过乙肝疫苗,或者是以前被无意识中感染乙肝病毒,但是,由于自身的抵抗力强,已经将这种病毒消灭,而且产生了终身免疫性抗体,即乙肝表面抗体。也就是说,乙肝表面抗体越高越好,乙肝表面抗体越高,对人体的保护性就越强,这种保护性持续的时间也越久。
母婴阻断
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,通过应用母婴阻断,可有效阻止乙肝病毒通过母婴传播,降低婴儿的感染可能性。
母婴阻断的适用人群:
-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;
- 表面抗原、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。
母婴传播的途径
- 宫内传播:婴儿在母体内通过血液循环而感染乙肝病毒,母婴阻断失败的案例主要发生在这种情况;
- 产时传播:分娩使婴儿的皮肤、黏膜擦伤或胎盘剥落时,母亲血液中的病毒通过破裂的胎盘,进入脐带血,进而进入新生儿体内。
- 水平传播:母婴之间的亲密接触、母乳喂养等也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。
具体操作
新生儿出生后及时进行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联合。
主动免疫指的是:在新生儿出生 24 小时内、1个月、6个月时分别进行注射乙肝疫苗,注意接种疫苗的时间越早越好.
被动免疫指的是:新生儿在出生 6 小时内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。